#木的精神病系列绘本分析#啖食恶梦长大的少年#木的谈啖食恶梦长大的少年
你看过「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了吗?
(图片取自:网路)
(绘本故事内容参考自:网路)
#遗忘真的比较好吗?
在生命中是否也有那一两件你不愿再去回想、再次经历的事件,想起还是会隐隐作痛、即便时间过了许久仍然避免回想与面对它,可能是:
和一段你付出许多心力的关系分手曾经面对关系的背叛小时候与家人相处的不愉快记忆人际上曾经被排挤或落单的经验等等等(让你难受、难以忘记、不愿回想的各种经验)
面对上述令人难受的过往记忆,不难理解为何会「想要遗忘」,这些难受的记忆如影随形,让我们在面对相似的场景、人事物时,不自觉的想逃、感到害怕与焦虑。
(图片取自:网路)
当受伤的记忆不断的被拒绝、否认,也可能被压抑成为潜意识而无法察觉。而面对相似场景或是相同的人际模式重复出现时,可能会让我们立即地感到不舒服、害怕、焦虑等反应,而我们也容易被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情绪」所绑架,变得战战兢兢与痛苦,成为难以癒合的「创伤」。
#面对创伤#成为灵魂也能够长大的孩子
撰写《从创伤到复原》的国际心理创伤权威Herman提到,创伤的核心是:
1.全能感丧失(disempowerment)
2.失去连结(disconnection)
面对过去的创伤经验,我们会感到自己仍是渺小的、脆弱的、没有能力的,即便现在的自己已经长成有能力的大人,在面对创伤经验时,就像是回到小时候没有能力的自己,陷入过去的恶梦中,丧失自己有能力追求幸福、治癒的勇气。
(图片取自:网路)
而创伤的复原,需要透过三个阶段:
1.恢复安全感
2.重新叙说创伤故事
3.重新与他人/自我连结
Herman认为复原(Recovery)的发生,是建立在「关系」中,因为当我们面对过往伤痛时,我们维系心理健康功能的能力可能也因此变得脆弱,像是难以再度去信任、失去掌控感、失去自主性、变得退缩被动、感到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等,但若受伤者就此选择孤立、与世界脱节,虽看似能够隔离掉让人伤心的人事物,但也较难给予过往的伤痛矫正性的新经验。
#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并克服过去
有时候对於发生事件的遗忘,并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我们忘记了事件的发生、过程、细节,但是发生当下的情绪却被身体牢牢地记住,而这也会让我们感到更加折磨,如同绘本中的少年,明明遗忘了事件,但却仍无法感到幸福。
(图片取自:网路)
如果短期内,你仍感到无法将受伤的事件化为意义,感到还没有准备好,想要再逃避一下下、再愤世嫉俗一下下,那都没关系。躺一下、休息一下、腹黑一下,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受伤时,也能够好好照顾自己的方法。
虽然要去回想与正视这些受伤是痛苦的,但若能够在足够安全的氛围下,适时地与周遭信任的人求助与获得陪伴,重新叙说与理解那个受伤,也许受伤者亦能够在时间的疗癒之下慢慢找回去爱的勇气。如同高文英找到了文钢太,能够与受伤的过去和解,并找到重新爱自己、去爱人的方法。
发生的事件难以收回,但我们能够好好照顾情绪受伤的自己,带着伤口继续前行,可能过程中伤口仍会不时的有些疼痛,但我们已经找到能够好好照顾它的方式,它有一天会变得不那么痛,有一天我们也会发现,那个灵魂受伤的孩子,已经好好长成了大人。
(图片取自:网路)
木的小提醒:
在面对受伤时,根据自己的受伤程度,复原也会有时间长短的差别,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可以的话求助心理谘商资源,让专业的心理师陪伴你哦!
注:这里指的创伤并非如性侵、家暴等较为严重的创伤事件,而是指生命经验中较为过不去、仍有阴影的部分。
针对这一次的精神病绘本分析,你有没有什么心得与感受呢?留言让我们知道吧!
参考资料:
大家好,我们是木的Mood,是两位谘商心理师与插画家的组合
Facebook: 木的谘商_Mood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