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普普偏呃…
一开始很喜欢这种类似《没问题先生》(YesMan)的剧情设定,尤其主角是老妈(珍妮佛嘉纳JenniferAnneGarner饰),多希望可以看到老妈成长的一面,结果,没有。不,是小孩不够贴心。小孩不够成熟。放任小孩自由结果就是闯下许多大祸。爸爸妈妈是对的。这种价值观我真心觉得不优,另一方面,就剧情安排来说,电影并没有完成自己提出的前提,这让我感到颇失望。我就在以为老妈会意识到自己需要成长,以及以为电影会完成自己的前提的双重失落中,结束观影。
这部导演是米格奥提塔M**uelArteta,编剧贾斯汀马轮JustinMalen。
演员有珍妮佛嘉纳JenniferAnneGarner饰演母亲,艾格雷米瑞兹ÉdgarFilibertoRamírezArellano饰演父亲,珍娜奥蒂嘉JennaOrtega饰演小姊姊,朱利安乐纳JulianLerner饰演弟弟。
乍看之下,演弟弟的JulianLerner,看起来真的很像《怪奇物语》里小孩四人组之一的达斯汀(盖顿·马塔拉佐GatenMatarazzo),他们如果不露齿微笑的话,那头卷发真的很容易让人搞混。
-关於片头。
《有求必应日》是围绕着一个前提,也就是有求必应日YesDay而产生:父母亲承诺,在这一天之内,任何要求都要说好(当然前面有一些条件,例如避免紧急危难之类)。
《有求必应日》一开始,电影要取得观众对主角的认同,所以故事从老妈年轻时开始,简短的带到老妈年轻时,可跟年轻老爸一样,什么都说好!是个敢冒险、生活丰富的女人!但生了小孩之后,一切都转变成,不、不行、不可以、不准,熟悉各种不的同义词与状声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因为当妈妈了啊!
故事就从这样的转变开始,但相信已经取得大部分观众的认同了。
如果故事从老妈说不可以的情节开始,那整部片的老妈角色都会很惹人厌。
-关於老妈角色的成长。
妈妈的成长这部分,只有一小小小点而已,微幅成长,以大众电影可以达到的角色转变幅度来说,老妈角色的转变根本微乎其微,有如电视影集一般的改变幅度。
老妈在演唱会时跟女儿相拥,老妈只说,噢,放手让你长大真的不容易。这句话在高潮点之后听起来,有那么点替自己开脱的意味。
她说这句话之前,原本采取的方式是,抢上表演舞台大声疾呼,并把女儿照片投影在舞台上。有个人问她,如果孩子恨你一辈子的话呢?老妈也完全没在考虑的要一意孤行。站上台后,也不确定是吓到说不出话来,还是替女儿的面子着想,幸好最后结果是老妈唱了一首歌,而且女儿刚好真的需要帮助。
这也很难让人信服,妈妈在此前完全没挣扎这样会毁了女儿的形象,怎么会在站上台之后突然改变?
-关於爸爸角色。
《有求必应日》中,有帮妈妈找一个理由说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的「不」妈妈,原因是爸爸都专心当小孩玩伴,扮白脸就好,搞得妈妈只能扮黑脸。
剧情这样设计,似乎就一直在强化一种价值观。妈妈怎么会错呢?错的是小孩不够成熟、不够体贴、不够长大懂事。错的是老公没有帮忙照顾小孩。我这么努力当妈妈,我怎么可能错?
所以剧情就以,妈妈没错,是老公没有扮黑脸,是小孩不够成熟真的出包了吧还是需要妈妈收烂摊子,作为结尾。
-结局
所以有明显改变的角色,是除了主角妈妈以外的其他人!
我的天啊。这就像你看《神力女超人》,坏人好人最后通通自动原地忏悔,黛安娜从天堂岛出来的信念到她在美国冒险后,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一切都是阿瑞斯惹的祸」,那多可怕啊。
《有求必应日》中妈妈的改变是被动的,因为老公开始扮黑脸,孩子们通通都说对不起,所以,妈妈终於可以开始不再对所有人事说不,她也可以开始说好了,并非她自己真正领悟到什么。
我不买单啦,所以妈妈所有的担心和控制都没错吗?小孩反抗、老公没有扮黑脸,妈妈就可以以爱为名的控制狂吗?我是无法认同啦。
-总点评
我必须说,一开始塑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时,是很成功的。故事一直发展到中段为止,都满有趣的,有惊喜、有刺激、有温情。
但这个老妈角色一直到最后我看了会觉得有点头痛,越来越让人难以苟同。尤其是妈妈从来不给小姊姊亲自去试,小姊姊第一次自己跟朋友出去玩当然没经验了,还要在隐瞒/对抗父母的情况下,又要玩又要保护自己,怎么可能表现好!
大家的第一次通常都马笨手笨脚,然后妈妈就这样吃了小孩豆腐,剧情设计成证明小孩的确是需要父母的。呃,这种论证。
原本一开始看,本来以为这部会像《没问题先生》(yesman)一样,强调积极正向认同,我还想说想说全世界的妈妈都应该看这部片。结果看到后来觉得,不,全世界的妈妈还是看《甄嬛传》可能还比较好,起码甄嬛最后有放给她儿子拿回当皇帝该有的权力,知道自己作为母亲,也不该介入太多。人家封建时代都做得比你更有教育意义呢,这……
所以我文章标题才说,这部片大概是(认同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的)母亲出资赞助的一部片吧。
私心还是比较喜欢《没问题先生》。
★ 更多电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