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美网

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 正文

《茵梦湖》彼此再勇敢一点,也许白莲花不那麽遥远孤寂了

时间:2023-02-13 09:01:02 202浏览

写在前面:

每到秋天,总会想起年少时期在图书馆看的一些有关小情小爱的翻译文学作品。而家中书柜中这本德国作家施笃姆(TheodorStorm)的中短篇小说,在国中时期,偶然在书店邂逅它,因着漂亮的封面,便买了下来。那时,才十几岁的我,在午后夕阳下读完,心中便怅然所失,浓厚的余韵在心头缭绕不己。

在后来的成长岁月时光中,总会在秋日,又拿起这本小说品味一下,就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珍.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让我总是在人生的某段时刻中,忍不住想起书中的某段场景的描述、某个人物对话中富有诗意的画面,便静心坐下来和此书来场浪漫富有诗意的约会。

虽然不是第一次阅读此书,但总会被两位男女主角在富有诗意的德国乡村玩耍的童年时光,给打动。一直以来,我很爱看翻译文学里面,描述农村、庄园、田园风光的秀丽景色,还有人物和大自然之间的互动。这也许和我从小出生在乡村的背景有关,觉得有股既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每当阅读国外作家的作品时,都会被文字中那些美丽又梦幻的森林场景给深深吸引住。

故事中一开始采用倒叙法的方式,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的细腻生动地缓缓揭开故事的序章:一名老先生在深秋的午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昏黄的小房间内,望着某幅画作,便回忆起儿时那段收藏在心中深处的美好时光。(我很喜欢这段序章,好像带领读者一同进入老先生内心花园中那段美好的秘密)

男主角──雷哈特(Reinhard)和女主角──伊莉莎白(Elisabeth),两人从小玩在一块,两人年龄差了一倍,但彼此间的个性互补,便培养出一种两小无猜的革命情感。

这两个小孩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他觉得她太过安静;而她又觉得他太顽皮了;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喜欢腻在一起,一有时间就混在一块。

而男主角从小就是个拥有丰富情感和细腻心思的小小文青,他每次创作诗和童话故事的灵感对象,都来自於天真呆萌的女主角。

但时光飞逝,孩童终究会长大外出求学,在男主角要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时,众人帮他举办欢送会。对男主角来说那一天的欢送会,是人生中最美好又幸福的时光,他和他的女神──伊莉莎白在优美的森林中冒险并找草莓,回家后,偷偷地在羊皮纸上写出了一首描述他女神的优美诗词。

这一大段的找草莓森林之旅,是整本书里面最优美富有诗意的意象,里头不只对森林场景细腻地描述,还有男主角对女主角的那种小小保守的爱恋心思。

伊莉莎白坐在一棵山毛榉的垂枝下,凝神倾听周遭的声音。雷哈特在离她几步远的树椿上坐下,静静地凝视着她。雷哈特毕竟仍有所获,虽然找到的不是草莓,他所获得的也是从林子里滋生而来的。彼此的怯懦和长辈的压力:

有时候,一段关系要从一个阶段迈入另一个阶段,需要彼此双方都愿意踏出那一步。那一步之遥的关系,如果一方愿意拉近,而另一方却只站在原地或者不愿靠近,也或者两人永远只站在那不敢踏出那一步,那样的关系永远也只是那一步之遥。

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就是这样的一步之遥而造成终生的遗憾。男主角虽然在外出求学前向女主角承诺会像之前一样,继续写故事并寄给她,还叮嘱她要记得回信。但男主角并没有兑现诺言,也许是被外界的花花世界给吸引住了,忘记了在故乡中仍等着他的伊莉莎白,直到圣诞节前夕,收到来自家乡的礼物和伊莉莎白亲手做的饼乾,他才想起心中的那朵白莲花,他的初恋女神。

时间流逝不等人,可以让很多看似平凡的事情带来许多的改变。男主角心中的女神,也是别人心中的女神,因迟迟等不到雷哈特主动的爱意和追求,伊莉莎白在母亲的压力下,最终放弃等待雷哈特,答应了雷哈特富二代小开好友的求婚。

19世纪的女性,似乎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婚姻和生活,还处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中。每次看到雷哈特收到家书的这段,一方面替雷哈特和伊莉莎白感到心疼和惋惜,另一方面又替他们俩的怯弱而感到生气。

要是他们俩都能勇敢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婚姻,也许就会像《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和伊莉莎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或许像《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因革命情感而收获一段不可思议的婚姻。

舍不得也只能放下心中的白莲花

雷哈特在伊莉莎白婚后几年,某日的春日午后,来茵梦湖造访他们夫妇两人。在男主角短暂借居这庄园的日子里,可以从很多小细节和女主角之间的互动上看出,他们心中还是很在意彼此的。

当时我就在想,高雅端庄又温顺的伊莉莎白,简直像被囚禁在豪华鸟笼中的小小金丝雀,外表风光亮丽但内心孤寂不开心。如果她能自私一点、叛逆一点,不去考虑家族因素,就这样抛弃所有外在的俗事而跟着雷哈特去私奔呢?

但伊莉莎白并不是那样的女性,从小就是个乖巧温顺的孩子。一边是自己向往的爱情,一边是家族名声和利益,在那个时代下,女性往往是家族名声底下的牺牲品,没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只能依附在男性。如果嫁给喜欢的人皆大欢喜,但往往那个时代的婚姻都像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男女主角性格上的保守和那时代的道德规范,只能把对对方的情愫压抑下来。就算在不舍得,也只能放下心中的那朵白莲花。

他终於游到接近白莲的尺尺之处,它是如此地接近,银白色的叶子在月光下,清晰可办。就在这时,他感觉自己被一张网纠缠住了。於是他使尽全力,挣脱了草网,一口气猛然游回岸边。当他从岸上再回首望向湖中时,那朵白莲仍然在黑沉沉的湖面上漂浮着,依然是如此地渺远,那么孤寂。最后:

故事最后又回到了老人身上,明亮的月光消逝在昏暗的房间中,这一幕场景美得极致、美得忧愁,总是让我升起无限感概,也许得不到的总是最美的,但那些美好终究会有消逝的一天,或许距离拉出了美感,一旦放掉滤镜,从天上回到现实地表时,才发现真正的爱情,是在平凡生活下的彼此互为精神导师般地依赖着对方吧。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概念,是我年少时期很喜欢的一句诗词;但现在只想着,珍惜眼前那些在乎你的人,最美又难过的记忆可以收藏在心底的某个抽屉里;但我们可以再和其他人重新创造出另一个更不同的美好又开心的回忆,打破那些伤心的美好回忆,活在当下更值得我去品味。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